賴聲川劇場史詩 中國圣誕·《如夢之夢》(下本) 賴聲川·央華中國十二城市演出季·北京
演出單位: 團體:臺灣【表演工作坊】 主演:主演:盧燕、許晴、胡歌、孫強、譚卓、金士杰等 演出城市: 北京 演出地點: 保利劇院 演出時間: 2016-12-22---2016-12-25 19:30 演出票價: 80元, 180元, 280元, 380元, 480元, 680元, 880元, 1080元, 1280元,
彼得·布魯克(PeterBrook)是八十年代蜚譽國際劇場界、在巴黎紅透半邊天的劇場導演,曾把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搬上舞臺,從清晨演到日暮,長達九小時,成為國際藝文界的一大盛事。 如今在地球另一邊,著名華人戲劇家,被《亞洲周刊》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賴聲川與《如夢之夢》猶如東方的彼得·布魯克與《摩柯婆羅達》,可以一千零一夜那樣不眠不休地說故事… 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獨一無二的顛覆觀賞體驗! 震撼華人劇場的先鋒巨作! 360度環繞式劇場,觀眾席置于中央,舞臺環繞觀眾戲在劇場四面八方輪番展開。 《如夢之夢》介紹 一位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第一天到醫院上班,結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這位醫生驚慌地發現,她多年來在學校里所學的訓練和技能,完全沒有教她如何面對這一刻,她只能當一個無助的旁觀者,看著他們在恐懼和驚恐之中死去。 醫生的表妹告訴她西藏密宗有一種「自他交換」的方法,可以幫助瀕臨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換」太困難,做不成,那么傾聽病人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會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瀕死病人的故事,蘊藏著驚人的智慧,同時也富有治療的價值。 于是醫生決定傾聽剩下「五號病人」訴說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從這里展開…… 《如夢之夢》整出戲就像一次龐大的旅行,從主角的生命末端開始,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從亞洲到歐洲,從生到死,從痛苦到解脫的可能性,一層一層的故事,醫生的故事包著五號病人的故事,五號病人的故事包著顧香蘭的故事,從臺北的醫院,跳出來到臺北市、到巴黎、到上海、到二○年代的上海,到三○年代的巴黎、一直到五〇年代的法國,最后再回到臺北病房。八個小時的旅程,卻經歷了兩輩子的故事。 整個劇情有二分之一以上都發生在法國,透過劇中主角的異國之戀與生活鋪陳, 觀眾彷佛進到時光隧道,一起經驗了神秘東方與浪漫西方的文化之美。 透過《如夢之夢》魔幻般的劇情,有穿越千年的隱喻,有跨度百年的三城故事,觀眾看到的豈止是一百多個人物的悲歡離合與數個奇情相襲的夢境?!這是一部用中國古文化中「釋道儒一體」的目光,來審閱百年滄桑的哲學思想,也是一部融化了游子尋根之情與探問生存意義的劇場史詩…… 劇如夢,坐如夢,觀亦如夢。
長達近8小時的史詩式戲劇旅程!
挑戰話劇觀看時間的新極限。
一次精神上的終極體驗。
觀夢,做夢,人生過客,皆為夢旅人。
32個演員飾演逾100個角色
多時空穿越,探討生命真諦,
如夢如幻令人深省!
時間:民國到現代,百年時間穿越,世紀人情變換。
空間:臺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底。
媒體評價 長達八個小時的演出中,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如開展盒中之盒的一一鋪展在觀眾眼前,賴聲川高超的說故事方法,讓人一路走進了他所編織的生命命題之中。2000年的臺灣劇場界,因為《如夢之夢》而顯得光輝奪目。 ——中國時報 《如夢之夢》香港最長的夢,破香港劇場紀錄,它說故事的技巧,在與觀眾耐力的拔河賽中取得勝利。臺灣戲劇家賴聲川在印度的菩提樹下領悟生死循環道理……在觀眾心里完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死輪回。 ——亞洲周刊 相較于西方劇場的無力衰退,《如夢之夢》的規模和抱負體現了華語劇場的風云再起。 《如夢之夢》這樣的作品重新喚起我們的信念,藝術和創意,比起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 更能提升我們的精神、改變我們的生命 ──羅伯特·布魯斯丁,《紐約書評》 劇評人評價 戲中講夢的部分很感人。 賴聲川將他的哲理思考和對人文的關懷結合圓熟。近幾年,我也去過西藏和尼泊爾。在尼泊爾的河邊,看到人在那里經歷了生老病死的生命流程……整個就是一個圓轉的關系。一般旅客可能到此一游,拍個照就走了;和你在那里 坐上兩、三個小時,看完整個過程是不一樣的。 從這里面我得到人生如夢、兜轉的感覺,和講劇場美學時提到的繞場、兜轉一樣,也是人生精簡的概括。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張秉權 “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于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合,并且超越這一切……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在中國語文世界中” 北京劇評家——陶慶梅 “以‘環形’為表演舞臺,‘圓心’為觀眾席的如夢之夢,無論對賴聲川個人或華人戲劇而言,在題材、思想、時空概念、劇場美學等各方面都大有開創,因而備受矚目” 臺灣大學教授——林鶴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