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最常被搬演改編也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極具浪漫性和抒情性。在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之際,國家大劇院除引進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三連劇《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外,還特別邀請到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合作導演克里斯·懷特傾情打造《仲夏夜之夢》,探索莎翁的藝術真諦,致敬這位偉大的文壇巨匠。
在西方文化傳統中,有“仲夏瘋”和“月暈”的典故。400年前,莎士比亞時期的人們認為,如果月夜出門不戴帽子,月光就會使人陷入瘋狂、產生混亂。黎明過后,陽光帶來理性的回歸,才能恢復秩序,解決疑惑和沖突。這個故事就發生于城市與森林、清醒與睡眠、真實與夢幻之間。走進魔法森林,便仿佛闖入一場紛亂的夢境,神秘、寂靜,卻也隱藏了激情、焦慮等太多不可預知的因素;而古老繁華的城市,則代表了社會機制、社會運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沖突。在《仲夏夜之夢》中,從嚴肅的雅典城到無拘無束的森林,莎士比亞從未停止制造混亂和變化,既有“戲中戲”,也有既定人物關系的打亂。而這些變化,始于月夜、止于黎明。
國家大劇院制作的莎翁經典話劇《仲夏夜之夢》著力對莎士比亞原著文本進行深度梳理,回歸經典的同時與時代語境相呼應。舞臺上的70根“木棍”,符號化地呈現出空間的流動性。在城市部分,木棍的放置突出規律和秩序,而一旦進入森林,木棍、月牙形的臺板等則突出自然和隨意。舞臺上的“變化”無所不在,既為表演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觀眾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留白……
仲夏夜晚,雅典城中,公爵忒修斯與未婚妻正在籌備婚禮,而一對戀人卻正為愛情發愁。美麗的赫米婭鐘情于拉山德,而父親伊吉斯卻執意讓她嫁給狄米特斯,這一無理的請求卻得到了雅典公爵的支持。如其不從,雅典的法律將判她死刑或孤獨終身。赫米婭為了圓自己的愛情夢,便與情人拉山德雙雙逃入遠郊的森林。
在森林中,仙王為了戲弄仙后,唆使小精靈帕克將“情水”滴在熟睡的仙后眼上,讓其愛上醒來第一個看見的人。帕克卻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錯點“情水”,讓四個年輕人混淆了彼此愛戀的對象——兩個同樣善良可愛的姑娘,一個遭遇的是突如其來的驚喜,一個卻陷入深深的悲傷;而兩個癡情的熱血青年卻又為共同愛上的姑娘憤然決斗,制造出了一系列的誤會和笑話。最后,仙王出面消除混亂,有情人終成眷屬,全劇在皆大歡喜的氛圍中結束。本劇貫穿著三對愛情糾葛以及四組婚姻,復雜卻不失條理,在情節上彌漫著青春曼妙的色彩,人間與仙境的渾然交錯、時間與空間的紛繁交織,編織出一段仲夏時節的夢幻詠嘆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