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北京北展劇場 > 行業新聞 |
|
|
天橋藝術中心中央歌劇院大型原創歌劇《紅軍不怕遠征難》 演出信息訂票 |
|
|
時間:2017.05.25 作者:保利劇院網站管理員 點擊:712次 |
|
|
劇情介紹 分幕劇情 第一幕 送別 在日寇侵占我國東北、威逼華北,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時刻,蔣介石卻調集重兵,對中央蘇區連續進行五次圍剿。在前四次反圍剿斗爭中,由于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紅軍取得了勝利。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由于毛澤東失去領導權,王明“左”傾路線在紅軍中占據了統治地位,采用軍事冒險主義,用陣地戰代替游擊戰和運動戰,用所謂“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使紅軍完全陷于被動地位,苦戰一年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被圍困于贛南和閩西一帶。1934年10月9日,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發布《關于準備長途行軍與戰斗的政治訓令》。10月10日,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共8萬余人,自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長汀等地出發,開始了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 第二幕 一場:血戰湘江 中央紅軍接連突破敵人的三道封鎖線,在湘江邊遭遇強敵。為掩護軍委總部渡過湘江,師長陳龍湘率部英勇阻擊敵人,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紅軍戰士們浴血奮戰,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無數次瘋狂進攻。阻擊任務出色完成,烈士們的遺體布滿山崗,鮮 血染紅了湘江。這是陳龍湘師長的最后時刻。面對敵軍官的威逼利誘,陳師長斷腸明志,壯烈犧牲。 二場:遵義會議 為擺脫敵人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提出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輕裝前進。中央政治局在黎平會議上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1935年1月2日,紅軍強渡烏江,之后占領了貴州遵義。15日至17日,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結束了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在黨內的統治,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 第三幕 一場:雄關漫道 中央紅軍撤出遵義城時,蔣介石已在長江一帶布下重兵,嚴陣以待。為擺脫被動局面,中央在云南威信縣扎西鎮召開會議,毛澤東審時度勢,提出放棄北渡長江計劃,指揮紅軍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強渡金沙江,終于沖破蔣介石布下的天羅地網。王勇率領部隊急行軍占領婁山關,在準備戰斗時,石虎突然發現在交火地帶有個老鄉在砍柴。石虎翻過石崖去掩護老鄉,不幸身負重傷。苗花和衛生隊趕來,石虎掏出一塊銀元,作為最后的黨費,讓苗花轉交給王勇。苗花為犧牲的石虎唱起家鄉的山歌。王勇手攥帶血的銀元,回憶起石虎在紅軍隊伍中的成長過程。苗花深情地叮囑王勇一定要等到孩子叫爸爸的那一天。戰斗再一次打響了。 二場:飛奪瀘定 四川省石棉縣大渡河安順場渡口,是當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和他三萬太平軍的覆亡之地。蔣介石聲稱,要在大渡河旁把毛澤東和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和太平軍。為保證三萬紅軍順利渡過大渡河,讓蔣介石的預言徹底破產,軍委一聲令下,紅軍先頭部隊晝夜飛行軍二百四十里,搶在敵人前面到達瀘定橋。十三根鐵索橫在百米寬的河面上,李政委和楊團長臨陣動員,在敵人的炮火中,王勇率領勇士們發起沖鋒,倒在鐵索橋上。 第四幕 一場:雪山紅星 1935年6月,中央紅軍在搶渡大渡河之后,繼續向北挺進。橫在紅軍將士面前的,是位于四川省小金縣南部的大雪山——夾金山。自古流傳在當地的一首民謠說: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不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紅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和無堅不摧的革命意志證明,紅軍不是神仙,但一定能戰勝夾金山。炊事班長老郭在山頂上用雪水熬辣椒湯為戰士們取暖。天黑下來,找不到柴火,老郭用棉衣里的棉花繼續燒火。第二天天亮后,老郭變成一個雪人,唯有頭頂上的紅星在閃耀。 二場:草地紅娃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兩大主力勝利會師。會師后不久,張國燾堅持西進或南下,與中央北上抗日方針背道而馳。這時,陜北有紅軍的消息傳來,毛澤東決定率領中央紅軍北上陜甘,直奔陜北革命根據地。松潘草地上,無處不在的死亡危機,時刻威脅著疲憊不堪的紅軍戰士們。數不清的紅軍戰士消失在沼澤里,用他們勇敢無畏的犧牲,為戰友開辟前進的道路。苗花在簡易窩棚里生下孩子,卻引發了大出血。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抱著兒子紅娃,傾訴無限深情。 尾聲 大會師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延安西北部的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將臺堡大會師,標志著中國工農紅軍勝利完成了從1934年秋開始的戰略大轉移的歷史任務,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圍追堵截聚殲紅軍陰謀的破產。紅軍長征勝利,使黨中央領導中國革命大本營奠基于西北,鞏固和發展了陜甘寧革命根據地,使其成為中國革命的政治中心,為黨和紅軍的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