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八重奏由張精冶、楊瑞、郝學嘉、朱亦兵、劉怡枚、尹伊、陳思軍、隋博睿八位演奏家組成。作為中國首個常設性八重奏,自2015年成立以來,他們致力于室內樂的推廣,所涉獵的曲目風格多樣,既有經典的西方古典音樂作品,也有改編的影視樂、爵士樂、中國樂曲等,用美妙的旋律為都市生活增添了絢麗色彩。9月2日,是他們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第十場音樂會。該場音樂會特別以“情系炎黃”為主題,曲目將描繪中國漢族及各少數民族的不同風情,展開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音樂畫卷。 2016年八重奏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劉方/攝
音樂會的上半場,國家大劇院八重奏選取了《苗嶺的早晨》《瑤族舞曲》《萬泉河水清又清》《牧歌》《水草舞》《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七首耳熟能詳的中國經典作品,皆由當代作曲家改編成八重奏版。其中,《苗嶺的早晨》是1974年白誠仁為口笛創作的樂曲,描繪了苗族山寨的盎然春景,曲調委婉清麗,極具民族特色。雷振邦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插曲,親切的新疆旋律廣為傳唱。而馬思聰的小提琴曲《牧歌》創作于1944年,運用內蒙古民族音樂元素結合西洋作曲技法創作而成。這三部作品都由青年作曲家石一岑改編為八重奏版本,為耳熟能詳的旋律注入嶄新的構思與色彩。茅沅、劉鐵山的《瑤族舞曲》展現了瑤族民眾歡歌熱舞的喜慶場面,八重奏版由唐建平改編。歌曲《萬泉河水清又清》可謂家喻戶曉,這是杜鳴心在其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一曲。杜鳴心特地去海南的黎族人民居住地區體驗了生活,這首歌便是吸收了當地五指山的民歌寫作而成,此次由郭文景改編。《水草舞》由吳祖強、杜鳴心作于1959年,是芭蕾舞劇《魚美人》中描繪海底世界時的一段群舞,生動表現了水草隨波曼舞的場景。該曲從管弦樂曲改編為鋼琴曲,現在又由國家大劇院駐院作曲蔡東真改編成八重奏。《在那遙遠的地方》是“西部歌王”王洛賓在青海創作的,采用了漢族民歌中鮮見的七聲音階調式,既有哈薩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由郝維亞改編。這些創作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經典作品,將通過國家大劇院八重奏的演繹煥發出嶄新光彩,在為我國室內樂“曲庫”再添珍品的同時,也讓觀眾們在室內樂的氛圍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張精冶第一小提琴、楊瑞第二小提琴和郝學嘉中提琴 劉方/攝
朱亦兵大提琴、劉怡枚低音提琴、尹伊長笛和陳思軍單簧管 劉方/攝
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場的《炎黃風情——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是著名作曲家鮑元愷根據24首膾炙人口的漢族民歌改編而成的絢麗多彩的管弦樂作品,展示了一幅幅漢族人民鮮活的生活圖景。自1991年首演以來,通過國內外管弦樂團在世界各地的頻繁演出,使《炎黃風情》成為近年來演出頻率最高的中國管弦樂作品之一。而鮑元愷也是國家大劇院的“老友”,他的幾乎全部交響樂作品都在大劇院演出過,其中,清唱劇《禹王治水》、第六交響曲《燕趙》都是在大劇院進行的首演。為了9月2日的音樂會,鮑元愷特意為國家大劇院八重奏團“量身訂制”了《炎黃風情》的八重奏版,精選了套曲中的《小放牛》《小河淌水》《猜調》《繡荷包》《無錫景》《楊柳青》《拔根蘆菜花》《走西口》8首,改編成為符合八重奏編制(弦樂五重奏+長笛+單簧管+鋼琴)的室內樂版本。鮑元愷認為:“室內樂不同于管弦樂,這兩種音樂語言不同,聆賞的標準也不同。室內樂重奏的形式千變萬化,大劇院八重奏的這種編制國外也有類似的先例——如拉威爾的《引子與快板》七重奏,和大劇院八重奏很接近。”談及這次改編,鮑元愷介紹:“《炎黃風情》最早就是起源于室內樂,1990年上半年,我以中國漢族民歌為主題,創作了弦樂四重奏版的《中國民歌八首》。同年下半年,我在《中國民歌八首》的基礎上完成了后來的管弦樂組曲《中國民歌主題24首管弦樂曲》,1994年定名《炎黃風情》。既是起源于室內樂,再改編為室內樂版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