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演出信息
作為“福建音樂周”另一出重頭戲,國家大劇院《交響之春》暨福建作品交響音樂會14日晚在北京隆重舉行。
如果說前兩天在這里上演的歌劇《土樓》是對閩西客家文化的集中體現,那么本場音樂會則為首都文藝界展示了更為豐富多彩的福建文化元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福建音樂創作的水平及成就。
郭祖榮、葛禮道、林榮元、章紹同、劉湲、吳少雄、張樹平……這一串名字,代表著福建音樂創作人植根八閩、辛勤耕耘的堅守。當晚,七位福建音樂家悉數來到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與近千名聽眾一起感受福建原創交響樂的脈搏。
音樂會特邀中央歌劇院院長、著名指揮家余峰執棒,由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演奏。開場曲、葛禮道的舞蹈管弦樂《獵歸》就用生機勃勃的旋律,將聽眾帶到了綠色福建的春天里。
省歌舞劇院院長張樹平的管弦樂《與妻書》,根據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福州青年林覺民起義前向妻子陳意映訣別的家書創作而成。樂曲采用福州民間小調為素材,表達了烈士對家人的難舍之情和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細膩委婉的旋律讓聽者動容。
交響音詩《雪山飛狐》由原省音協副主席林榮元創作,堪稱著名作家金庸同名武俠小說的“交響版”。音樂會上演奏了作品第二樂章中女主角“袁紫衣”的主題音樂。無論聽眾是否熟悉小說內容,都可以在樂隊的演奏中感受故事陰郁的氣氛和主人公神秘莫測的風采。
兩岸題材一直是我省文藝創作的富礦。省藝術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吳少雄創作的交響音詩《我的海峽》就是一部關乎“血脈”的作品,曾獲第十六屆全國音樂作品(交響樂)評獎二等獎。音樂會帶來了第九節“海峽之脈”,講述了親情與眷戀,合著呼喚與夢想,聽眾仿佛感受到臺海兩岸對于團圓不息的涌動與渴望。
鋼琴協奏曲《鼓浪嶼狂想曲》同樣充滿了海的氣息。省文聯副主席、著名影視音樂作曲家章紹同為聽眾描繪了這座蜚聲世界的小島的神韻。青年鋼琴家孫穎迪的演奏,使鋼琴和弦樂形成了美妙的“對話”,既有深情的歌唱,又有旺盛的激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鋼琴之島”獨有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懷。
《第八交響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郭祖榮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非敘事性作品里,“秋天”的意境成為作曲家創作靈感的來源。作品既有秋高氣爽的豐收喜悅,也有人到中年對于生活的惆悵思索,帶著作曲家身為長者的思考,引出“個人命運和祖國命運”緊緊相連的主題。
音樂會最后在著名交響樂《土樓回響》第四樂章“碩斧開天”的大氣磅礴中進入高潮。這部作品原本是作曲家劉湲應著名指揮家鄭小瑛之邀、為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譜寫的。作者以自己少年時代在閩西山區的生活回憶為起點,構筑了這部厚重宏大的作品。自2000年11月首演以來,《土樓回響》已正式演出50余場,出訪美、加、法、德、日等多個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成為中國交響樂新作中演奏最多的作品,在海內外反響強烈,并入選20世紀華人經典。再一次在國家大劇院奏響,它不負福建文化“燙金名片”的威名,令首都觀眾傾倒。
音樂會結束后,很多觀眾久久不愿離場。北京觀眾張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他對福建作曲家并不熟悉,但能從這七首曲子中隱約感受到諸如土樓、武夷山水、廈門鼓浪嶼等福建知名風光的輪廓!吧匣厝ジ=]有來得及去土樓,爭取下次成行。”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