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青年作曲家計劃于2016年3月正式啟動,在經過了歷時近兩年的征稿、評選、作品展演后,本期青作計劃在12月13日的終評音樂會中圓滿落幕。終評音樂會中,張藝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演繹了經過層層篩選拿到終評“入場券”的6部優秀作品《北魏回響》《詩三則》《星空下的原野》《飛寒》《縱目青銅》《暗月·晚風》。經過10位專家評委的嚴格打分評選后,本期青作“三強”誕生:來自四川音樂學院電子音樂系的青年教師張志亮憑作品《縱目青銅》摘獲頭獎;中央音樂學院、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作曲系李博的作品《飛寒》獲二等獎與“樂手喜愛作品獎”;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繆薇薇作品《詩三則》獲三等獎。
張志亮曾在2014-2015第三期青年作曲家計劃中獲得二等獎。他擅于從中國傳統文化及地方文化中吸取養分,由此轉化成所想表達的音色、音響和意境。《縱目青銅》描述了他在古蜀文化“考古”中看到銅縱目面具后的所感所思,以作品追溯古蜀王國的神秘印記,表現不同文化交織的魅力與影響,從該曲中可以看到他對樂隊音響極強的把控力。李博作品《飛寒》中運用了大量中國音樂素材,有完整的旋律性,利用和聲色彩的變化表現環境的清冷、凜冽和心里的溫暖、樂觀。李博曾在第二屆青作中以作品《十面》獲第四名,本屆評選結束后他十分感慨:“青作計劃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我不想一輩子把我的樂譜放在學院的圖書館里,能讓自己的作品上臺演出是最幸運的事。自從上次參加青作寫了《十面》后,我開始在交響樂領域投入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嘗試著以專業的作曲技法說中國人的話、講中國人的故事。”繆薇薇作品《詩三則》是根據芬蘭女詩人伊迪特索德格朗的三首詩歌而作。第一首充滿了音色的流動與對比,表現內心的吶喊掙扎以及充滿欲望的魔鬼的誘惑。第二首通過預制鋼琴、弦樂的微分音、木管的滑音等營造出扭曲的音響色彩。第三首則是以銅管為主奏音色,關注于和聲色彩的變化。
對于青年作曲家計劃的評委人選,國家大劇院向來不局限于作曲家群體,而是放眼至整個音樂界。本期終評音樂會中,國家大劇院邀請到了10位中外資深作曲家、指揮家以及音樂機構經理人組成強大的評審陣容。13日下午,國家大劇院劇目制作部部長、青年作曲家計劃組委會主任韋蘭芬攜手評委們共同出席了新聞發布會。10位評委中,既有該計劃首席評委陳其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許舒亞、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譚利華這四位攜手青作計劃一路走來的評委,又有連續四期在終評音樂會中擔任指揮的張藝、曾多次執棒過青作計劃作品展演的指揮家陳琳加入評審團隊。同時,國家大劇院還新邀請了4位來自各大洲的知名音樂人加入。其中,保羅·休斯現任英國BBC交響樂團總經理、藝術策劃負責人,他拓寬了樂團的新作品委約創作計劃,在世界舞臺致力于推動新音樂的委約創作和演繹;法國作曲家埃里克·蒙塔爾貝蒂錄制發行了多張新作品專輯,此外他還從事聲學的相關研究;作曲家安娜·索科洛維奇現居加拿大,是當今加拿大最受觀眾喜愛的作曲家之一;拉夫·威爾遜現為悉尼交響樂團藝術策劃總監,他還曾與香港愛樂樂團合作密切。這些評委的加入,一方面體現出青年作曲家評選機制的國際化、公正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該計劃已得到越來越多國際專業藝術機構的關注和支持,將目光越來越多地投向中國青年作曲人才。隨著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該計劃無疑將成為引領中國青年作曲家踏上廣闊世界舞臺的堅實橋梁。
發布會上,陳其鋼表示:“其實每一屆青作計劃都是困難重重,今年也不例外。我們做的東西或許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在國家大劇院的支持下,能夠在中國最大、最專業的平臺上讓年輕的音樂人看到希望,讓他們通過這個舞臺聽到自己的作品‘發聲’。不但對他們產生鼓勵,也讓他們在面對社會、觀眾,面對樂隊隊員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作品的缺陷,并從中積累經驗。我們很榮幸,從2011年到現在,青作計劃做得越來越有品位,越來越有影響,它幾乎變成了所有作曲青年學生的一個夢,如果能登上這個舞臺,對他們來講是倍感光榮的!卑材取に骺坡寰S奇在發布會上說:“我做過很音樂比賽的評委,青作計劃是我參加的最國際化的一場比賽,我想在這里找到最獨特、最有個人特色的聲音!眹掖髣≡簞∧恐谱鞑坎块L韋蘭芬認為:“國內有不少藝術機構做此類青年藝術家的扶持計劃,但青作計劃與其他計劃不同的是,我們不只是利用國家大劇院自己的資源,盡管我們有自己的樂團,如果讓大劇院的樂團演出這些作品也沒問題,但我們發動了國內多家樂團一同演出這些作品,一起為支持中國青年作曲家保駕護航。我們本屆還邀請到了英國BBC交響樂團、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澳大利亞悉尼交響樂團作為合作伙伴,與國際音樂機構合作,是為了吸引世界音樂界的目光于此,關注中國青年作曲家的發展!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