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話劇《祖傳秘方》的姐妹篇,話劇《開爐》以抗戰時期日寇統治下的沈陽北市場為背景,以老字號“義和盛”鐵匠鋪三兄弟的故事為主線展開,講述了一段灰色歲月中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 被認為早已在“平頂山慘案”中喪生的義和盛大師兄趙鐵錘在經歷非人般的五年后回到北市場,卻發現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義和盛在日偽政府時期因種種壓力被迫熄火停業,二師弟陳鐵墩因抗日行為被日軍抓了起來,自己的發妻也改嫁給三師弟羅鐵杠……
演職人員 顧玲玲、高愛軍、張明亮、蔡菊輝、李躍民、楊威然、李旗山、蘆明、李宏麗、何宗文、劉薇、潘璐、邵兢席、齊昕欣、韓宇、楊卓、回莉、王媛媛、修力舟、王宏海、張晉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原名東北人民藝術劇院,1951年10月2日成立于沈陽。1954年8月東北行政區撤消,原遼東話劇團和遼西話劇團并入劇院,改名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直屬遼寧省人民政府。 遼寧人藝建院以來,先后上演了古今中外劇目近300臺,演出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本院代表劇目有:《春風吹到諾敏河》、《紅石鐘聲》、《白卷先生》、《秦始皇》、《報春花》、《高山下的花環》、《愛灑人間》、《那一年在夏天》、《夕照》、《鳴岐書記》、《歲月》、《父親》、《母親》、《任弼時》、《日出》、《雷雨》、《家》、《曙光照耀莫斯科》、《尤利烏斯伏契克》、《第一次打擊》、《吝嗇鬼》、《原野》、《阿Q正傳》、《駱駝祥子》、《第二個春天》、《于無聲處》、《清宮外史》、《李爾王》等大量反映現實生活,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的話劇藝術作品,在遼寧乃至全國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尤其遼藝創作排演的話劇《父親》、《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連續三度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使遼藝進入了中國話劇的精品時代。《黑石嶺的日子》是我院又一部反映工人生活的現實主義話劇,獲得文華大獎特別獎。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還排演了大型話劇《郭明義》,在藝術形式上運用現代化手段,寫實與寫意相結合。在舞臺上展現了礦場壯觀的景象,并與舞臺有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