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旋轉的云層,可瞥見跳華爾茲的人們。云層漸漸散去: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大廳,人群在翩翩起舞。場面逐漸的被照亮。枝型吊燈散發出燦爛的光輝……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宮殿。”
這是拉威爾在出版的《圓舞曲》樂譜前寫下的描繪性的序言。
早在1907年,拉威爾就考慮寫一首華爾茲向約翰·施特勞斯表示敬意,1914年,他反復構思一首標題為“維也納”的交響詩。1919年,一位很有影響的俄羅斯芭蕾劇院經理謝爾蓋·加吉列夫表達了他希望第二年夏天在巴黎上演一部芭蕾舞作品的愿望;拉威爾對這個提議很興奮,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創作中。
作品于12月底結束,直到1920年3月交響樂隊才將它搬上舞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維也納”這個名稱已經不再合適,劇院經理認為副標題“交響詩”也不再準確。所以新的標題“圓舞曲——為管弦樂的舞蹈詩”油然而生。加吉列夫最后并沒有制作《圓舞曲》的舞劇——拉威爾可能將一個偶爾的興趣誤解為一個委托。作品于1920年12月12日在音樂會上首演,直到1928年11月20日才當作芭蕾舞劇音樂在巴黎歌劇院演出。
《圓舞曲》的結構分為兩大樂段,每一段在朦朧的低聲區含糊地翻騰開始,在朦朧中旋律和節奏逐漸地明朗,就像在戰爭的硝煙中冒出一些夢幻的、扭曲的華爾茲的景象。前一半,運用了典型的維也納華爾茲的風格,把分散短小的華爾茲交織在一起,一個旋律緊跟著另一個旋律;后一半,把同樣的主題在更加怪誕和不祥外表下靈活地再次運用。(作品的長度與施特勞斯的大多數華爾茲相似)
拉威爾用銳利的洞察、驚人的想象和有效的目標,模仿著華爾茲風格的各個方面:誘人的旋律、豐富的和聲與織體、令人為之振奮的交叉的節奏和高雅的管弦樂配器。隨著樂曲的進行,作曲家為我們展示出仿佛由哈哈鏡夸張、扭曲的維也納華爾茲,布滿了不和諧音、支離破碎的和不穩定的華爾茲。從開始清晰可見的貴族化舉止的圓舞曲,隨著樂曲的發展顯得越發的蒼白、怪異和頹廢。當樂曲進入尾聲時,它變得喧囂、暴力而瘋狂,就像理查·施特勞斯歌劇中瘋狂的埃萊克特拉的勝利舞蹈。整首作品積累起來的緊張突然在最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喧囂中爆發。
Ravel, Maurice - Bolero (Tempo Di Bolero Moderato Assai) Classical Artists - 拉威爾:波麗路、圓舞曲、巴望舞曲等 (巴倫波英)
拉威爾:著名的法國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七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入巴黎音樂院。早期印象派音樂熱衷于明暗對比、光明與陰影中神秘的游戲,而自我陶醉在冗長的印象中;而拉威爾作為印象派音樂家則大大發展了印象派音樂的表現力,他喜愛噴射出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的人造煙火,喜愛富于詩意的洪亮的聲響。他既是樂曲形式的大師,又賦予音樂豐富的色彩,另外他嚴守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戒律,而以獨創的手法運用這些傳統戒律來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和作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