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一” 《新學堂歌》在國圖藝術中心首次拉開帷幕 音樂和國學的啟蒙 通過“新學堂歌”達到了完美融合與詮釋 受到廣大家長和小朋友的熱烈關注
新學堂歌 華語群星 - 經典詠流傳 第4期
今年“六一” 谷建芬老師將再次帶領《新學堂歌》 來到國圖藝術中心 優美的旋律、童趣的表現 拉近了古代圣賢與兒童之間的距離 也讓孩子們可以更加快樂地 親近中國文化傳統
谷建芬 當代著名女作曲家。歷任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致公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名譽主席等。
谷建芬創作作品近千首,被譽為“改革開放后最重要的通俗音樂創作者”,《滾滾長江東逝水》《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綠葉對根的情意》《燭光里的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歌聲與微笑》《二十年后再相會》等曲目唱響樂壇、經久不衰。20世紀80年代,谷建芬開辦的以“出人才,出作品”為宗旨的“谷建芬聲樂培訓中心”,推動了當時通俗音樂領域中的創新。谷建芬的創作對于中國大眾音樂發展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啟后作用,她為中國樂壇培養的一批明星歌手,成為中國流行音樂迎來繁榮期的基石。
2005年起,谷建芬告別流行音樂,全身心投入為古詩詞譜曲的《新學堂歌》系列作品的創作中,目前《新學堂歌》曲目創作已經完成50首,在全國多地試點學校與活動推廣中收獲了顯著的成效,成為今天中國兒童國學與音樂啟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學堂歌
“新學堂歌”是谷建芬打破界限、融合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民族音樂、地方音樂、古曲音樂、西洋音樂、現代音樂等一切在中國音樂進程中出現過的符號的系列作品,谷建芬在創作中將音樂元素提煉成為全新的音樂語言,并篩選了大眾辨識度高、教育意義強、文化代表性高的詩文經典,清晰地把握住了詩文中的文化意義、哲學理念、思想內涵、民族精神,挑選最有效的承載模式,準確地傳遞出原有文字在簡潔形式中蘊涵的豐富意義。
音樂會選取了谷建芬“新學堂歌”系列作品中的18首,以國學修養的發展階段為脈絡,全景式地呈現谷建芬晚年創作的心路歷程。音樂會青春的角度解讀“新學堂歌”,沿著國學修養的發展脈絡,輔以多媒體等手段及具有東方藝術特色的“表演唱”,通過視覺的直觀感受和強烈的情景帶入,讓音樂和中華文化經典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般根植于孩子們的心中。
音樂會分為四個篇章,以青春的角度解讀“新學堂歌”并塑造了“一母一子”兩位人物進行故事主線串聯。《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傳統詩文的說念與旋律恰到好處地自然融合,節奏輕快的吟詠使得情緒更為飽滿,節奏更吸引人;《憫農》《游子吟》等蘊含節儉、孝道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意在陶冶孩子情操;《出塞》《己亥雜詩》等表達民族氣節和崇高志向的詩詞經過精心編排顯得氣勢磅礴;《回鄉偶書》《有無歌》等曲目則通過母子之間深情的表演傳達深刻的人性寓意。音樂會的舞美設計呈現了簡約而唯美的水墨畫風格,輔以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將具有東方藝術特色的“表演唱”理念貫穿音樂會始末。音樂會上,谷建芬走上舞臺和孩子們共同演唱,可愛的小朋友們用他們稚嫩而鮮活的聲音、活潑可愛的舞姿,回報谷奶奶的一片深情。 演出曲目 第一篇章 養性 【篇章釋義:童蒙之初見心知性,“養性”旨在為孩子奠定優美的人格,仿佛在純凈的白紙上繪出最優美的底案,建構孩子一生發展的基石。】 1、《三字經》 2、《弟子規》 3、《千字文》 4、《聲律啟蒙》
第二篇章 養正 【篇章釋義:先賢啟智浩然氣正,“養正”是用圣賢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充分發揮孩子的記憶力,在心性純凈的時候耳濡目染于圣賢光明正大的智慧中。】 5、《詠鵝》 6、《憫農》 7、《游子吟》 8、《春夜喜雨》
第三篇章 養志 【篇章釋義:心若鴻鵠志存高遠,“養志”指的是鼓舞孩子追求崇高的理想,培養遠大的志向,用書籍的力量點燃孩子們心中立志的熱情,建立堅定的信心和為理想奮斗的勇氣。】 9、《出塞》 10、《關山月》 11、《江南》 12、《楓橋夜泊》 13、《已亥雜詩》
第四篇章 養德 【篇章釋義:大道有形厚德載物,“養德”指積累厚重的德行,以高尚的道德修養展開生命的旅程,該篇章鼓勵孩子們在交往、鍛煉中自立成為成熟的個體。】 14、《曉窗》 15、《回鄉偶書》 16、《有無歌》 17、《讀唐詩》
尾聲 18、《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