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胡雪巖》即將重新制作,載譽演出,導演司徒慧焯(Roy)表示,香港話劇團鮮有事隔一年半便重演一出劇目,而這次由劇本處理、導演手法、演員配搭、舞臺設計都推陳出新,「所以不是Re-run(重演),是重新演繹。」再次出任導演的Roy,要借胡雪巖事跡緊扣當下瞬息萬變的世道人心。
司徒慧焯執導的《親愛的,胡雪巖》于2016年演出20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并于2017年榮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整體演出。
新版《胡雪巖》會有大刀闊斧的改動,首先,導演請來原著作者潘惠森把劇本大幅刪減,并從胡雪巖家臣賴老四的角度述說故事。「2016年和今次比較,胡雪巖的心態大有不同。上次他想做更多的事,雖有種想做皇、做神的感覺,但仍是為了百姓;今次卻是,既然永遠不會跌倒便想繼續沖上去,不信自己會輸,喜歡被萬人擁戴。」Roy笑言:「上次個人好啲,今次個人衰啲!整個戲的energy很不同,更活潑、抵死。」
解讀世界新方法 有此調整,其實是反映導演看世界的方法。「以前仍對世界有很大希望,但過了這些日子,我覺得,希望不可以沒有,但一定要做點事。即是,上次胡雪巖大半生追名逐利后選擇放下,今次他深深不忿、覺得不能放棄而仍想有所行動。」Roy繼續解釋:「在我心目中,人不能就這樣隨便說算數。」
情與境剖析人物 話說回來,2018年版的《胡雪巖》精煉不止在劇本,更呈現在舞臺設計及演員調度上,種種考慮,更利于人物描寫。「上次有很多關于符號的母題一直在發展,例如鹿、盆栽等,今次會適當調整;今次人物與人物的對話較多,多過呈現符號的進行。」Roy又指,上次何應豐的舞臺設計以箱與框為意象,至于今次的舞臺空間,則用上黑色鐵鏈做簾子:「今次的景是個黑洞,胡雪巖置身自己的黑洞。黑色鐵簾似水又似波浪,可以穿過去,有時卻被封住;它們亦像紗一樣朦朧,在見到與見不到之間。簾的中間有條縫隙,但有塊板可以遮住它,合上還是打開,要視乎胡雪巖的人生進程。」
演員陣容和配搭方面,導演同樣花心思:「今次有不少演員要分演多角,只有三個人沒有分演,這很有趣,因愈多人分演,愈顯得胡雪巖獨一無二。」 而選角年輕化之外,全劇人數更由25人減至17人,此規模有利之后在內地多個城市巡演。
追求藝術無止境 「其實上次做《胡雪巖》,我有些辜負了它。」2016年搬演該劇,正是司徒慧焯執導的第100個舞臺劇,他笑說「覺得自己老了」。那年,也是他加入香港話劇團第十個年頭。
至于又一次選中這個傳奇人物,有沒有導演的個人投射?「別人有這樣說過!我理解胡雪巖的處事手法,要令別人和自己同步,有時不可直接講,要設個目標一齊去追。做導演,我喜歡鞭策別人,有演員說做我的戲辛苦,但我不是要演員做我的東西,我要求多多,因我覺得追求無止境。追求藝術這件事是不會完成的,我喜歡『唔完成』的感覺,一路去追,演出中都仍可以追,但我會設一條線——未能演出和能演出的界線。」
回顧司徒慧焯的導演路,當年演藝學院畢業后做過電影編劇、電視臺編審,走過曲折高低,賺了見識人脈。「當年做電影只為了謀生,我1990年畢業,當時沒有『導演』這職業,它只是興趣。」他師從徐克,在對方身上學會多角度思考方式;又在程小東教誨下,學會抓緊每個機會:「我開始裝備自己,每次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最盡做到底。」
相信很多人都知情,Roy是97年《雪狼湖》開始走回舞臺,但那時的大卡士大制作,總被人視為商業制作,直到06年在恩師毛Sir毛俊輝邀請下加入話劇團,過去十多年在劇場尋找創作空間,愈走愈純粹。「每一個劇本都是一個挑戰,不是我想說什么便找個劇本,而是遇上好玩的劇本便做,《脫皮爸爸》較特別,和我當時心態有關,用來醫下自己。」多年來,他較滿意《都是龍袍惹的禍》,最后他說:「無論是加入香港話劇團還是再讀書,同一意思,一路跑、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學多一點,以致去到另一層面。」
《脫皮爸爸》對司徒慧焯來說是個很好玩的劇本。
《都是龍袍惹的禍》當年囊括香港舞臺劇獎六大獎項。
(撰文:黃慕茵) 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榮譽呈獻 《親愛的,胡雪巖》(2018新版) 編劇:潘惠森* 導演:司徒慧焯*
特邀主演:潘燦良 主演:劉守正、黃慧慈、雷思蘭、高翰文、余翰廷#、邱廷輝、歐陽駿
布景及服裝設計:王健偉 燈光設計:張國永* 作曲及音響設計:陳偉發 影偶設計及指導:陳映靜
* 蒙香港演藝學院允準參與制作 # 蒙劇場工作室允準參與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