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劇小院的聽友們,大家好~今天,又到了我們的“藝堂課”時間啦!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已經開幕一月有余了,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經在名家名團呈現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天鵝湖》《睡美人》等世界經典芭蕾舞劇中領略了蹁躚曼妙的舞蹈之美。在未來兩個月中,還將有眾多不可錯過的劇目陸續登臺國家大劇院,為大家呈現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舞蹈精品。
▲《十三聲》劇照 ©劉振祥
即將在10月26日至28日與大家見面的舞劇《十三聲》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劇小院很榮幸地邀請到了這部劇的編舞、云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先生,通過“藝堂課”與大家分享他的從藝經歷以及創作感悟,快來聽聽吧!
藝堂課·鄭宗龍的舞蹈之路 來自國家大劇院
主講老師:鄭宗龍
生于臺北萬華(舊稱艋舺),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畢業。
2002年開始創作,作品已在歐美亞澳舞臺演出,屢屢獲獎。自2014年起,擔任云門2藝術總監。
鄭宗龍舞作屢獲國際獎項,雙人舞《狄德貝許》獲2006年德國No Ballet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作品《在路上》獲2011年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羅馬編舞大賽“最佳團隊”,及臺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
2016年,臺灣兩廳院委托鄭宗龍創作《十三聲》,于TIFA國際藝術節首演大獲成功,引起國際矚目。2018年《十三聲》于臺北、臺南進行大型戶外公演,每場觀眾超過3萬人。
2018年《十三聲》將于澳門藝術節以及北京、上海、廣州、廈門、寧波、長沙等各城展開巡回演出。
課程亮點金句梳理
1、我從小就是一個很“好動”的人,經常把家里折騰得亂七八糟、把自己搞得渾身是傷,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母親就把我送到了學校的舞蹈實驗班,讓我從8歲開始就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跳舞上。
2、我在學校接觸的舞蹈訓練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的,從西方的經典芭蕾、美國的現代舞技巧,到中國傳統京劇武生的“毯子功”和各種民族的民間舞蹈,讓我的視野變得開闊,在舞蹈中感受到了自由。
3、在云門舞集接受的訓練可以說是完全改變了我對于舞蹈的理解——我一直認為舞蹈就是最大限度地讓身體“動”起來,但是沒有想到通過太極、通過靜坐,也可以用一種“靜”的方式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氣息的流動,那種專注于當下的心無雜念所帶來的喜悅是非常美妙的。
4、開始嘗試編舞后,我也一直希望找到屬于我自己的舞蹈語匯,還曾經一度因為覺得擺脫不了云門的藝術理念對自己深刻的影響而感到苦惱,但是《十三聲》中我覺得找到了這條路,因為它來源于我的童年記憶、我的成長環境。一開始連我自己都認為《十三聲》中的很多設定是和我們固有認知中的“舞蹈美”不同、甚至相反,但經過逐漸的調整和適應,我發現了這種基于生活的藝術創作所擁有的美麗,它就像是“艋舺的街舞”。
5、我覺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舞蹈表達方式,就像林懷民老師從書法的線條中汲取營養一樣,我自己的舞蹈創作也在不斷改變,現在只是剛剛開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留心、發現自己會舞蹈的身體,提醒自己:離開椅子、動動身體,這會讓每個人的生命更加精彩、內心更加豐富。
怎么樣,聽完帥氣的鄭宗龍老師生動平實的回憶和講述,你有沒有一種嘗試去舞蹈的沖動了呢?別忘了,10月26日至28日來國家大劇院看云門2帶來的《十三聲》哦!
▲《十三聲》劇照 ©劉振祥
演出信息
2018國家大劇院舞蹈節: 云門2《十三聲》
時間:2018.10.26 - 2018.10.28 19:30 地點: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主創 編 舞:鄭宗龍 音樂創作暨統籌:林 強 美術設計:何佳興 燈光設計:沈柏宏 影像設計:王奕盛 服裝設計:林秉豪 聲音指導:蔡柏璋 排練指導:陳秋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