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北京北展劇場 > 行業新聞 |
|
|
古琴名家吳釗已屆七十年的一次匯報 |
|
|
時間:2016.05.05 作者:保利劇院網站管理員 點擊:1267次 |
|
|
5月15日的“古琴正韻——古琴名家吳釗音樂會”,也是中山公園音樂堂“中國古琴名家雅集”系列音樂會的最后一場。古琴演奏家、音樂史學家吳釗,將攜天津音樂學院教授、笛簫演奏家王建欣,在初夏之際與觀眾一同靜享琴韻的深遠悠長。吳釗自幼隨父習琴,后先后師從古琴大師査阜西和吳景略學琴。1954年,還在讀中學的吳釗就曾隨査阜西等人,在中山公園音樂堂登臺演出。吳釗為我們講述了那場演出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我們當時演奏了古琴的名曲《普庵咒》。但《普庵咒》這個曲名顯然不符合那個時代的主旋律。査阜西提議把曲子改名“和平頌”,得到了當時中宣部的肯定。” 1955年,吳釗進入了南開大學,讀歷史系。同時,査阜西寫了一個便條,讓吳釗去中央音樂學院的吳景略處學琴。畢業后,吳釗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跟隨音樂學家楊蔭瀏,從事音樂史學研究工作。(1954年8月18日學生時代的吳釗在中山公園音樂堂演奏)吳釗特意就音樂會曲目向我們進行介紹,“《漁歌》曾是管平湖的老師楊時百所擅長的曲子。上海的琴界當年有“浦東三杰”:査阜西、張子謙、彭祉卿。彭祉卿向楊時百學習《漁歌》,楊時百稱贊他‘學生的《漁歌》彈得比老師好’。我的《漁歌》是査阜西教的,而査阜西是跟彭祉卿學的。我彈的《漁歌》可以說是彭祉卿的《漁歌》,但又加入了一些査阜西特有的處理,里面的吟猱特別多。王建欣的簫獨奏《傍妝臺》套曲,源自一首明代的‘流行歌曲’。樂曲的前半部分旋律生動活潑,后半部分非常抒情。這套古譜是我翻譯出來的,王建欣是我的學生。老師譯譜,學生演奏,也很有意思。”(吳釗與王建欣同臺)古琴藝術從數千年前誕生直至今日,其間關于演奏法、音樂表達、發展方向等諸多問題,也產生過不少的爭議。吳釗對這些問題,也有自己的看法。吳釗認為,學琴首先是要“學像”。事實上,如果想達到“像老師”,需要耗費很長時間的練習。所謂“像”,要連每一個小動作都不能放過。“學像”到了一定火候,自然而然會把自己的東西加進去——這是吳釗所理解的發展和改編。吳釗舉例說,“我現在彈的《憶故人》和吳景略的《憶故人》相比,吳景略演奏《憶故人》所特有的一些演奏技巧,我基本上都學像了。但在曲子的整體感情風格上,我處理得與吳先生又略有不同。”在吳釗看來,音樂學院的訓練模式是西方的,對于古琴中傳統的表達方式,這樣的訓練模式是無能為力的。學生在音樂學院能夠接觸到西方的、現代的,用這樣的方式演奏古琴,也是好聽的,無疑也能迎合觀眾的耳朵。但是傳統的嗎?顯然不是。而主張“傳統”的琴人們,有一部分卻忘記了,傳統也是要依靠技術來體現的。從小地方說,節奏、音準是基本的要求;旋律的處理、節奏的處理是更高一層的要求。古琴的旋律框架和西方音樂一樣,有明確的音高音準,1就是1,2就是2。但是也有一部分模糊而不確定的音,古琴通過吟猱的技法來體現,似1非1,似2非2。如果說,對于這部分“似是而非”的音的掌握,能夠體現一個琴人的修養,那么對于“1就是1,2就是2”的音的掌握,則是基本功的體現。沒有技術支撐,“傳統”就是空話。吳釗看到,當今中西融合的道路,走的人比較多,數量也比較龐大。但他也堅信,但中國原有的傳統的詮釋方式,還是會一直存在下去——盡管可能是少數人。2016 年5月15日 周日 19:30韻高千古心曠神怡—中國古琴名家雅集之四古琴正韻—古琴名家吳釗音樂會古琴:吳釗簫:王建欣曲目:漁樵問答 憶故人 鷗鷺忘機 漁歌 山居吟 普庵咒 梅花三弄 陽關三疊 瀟湘水云 傍妝臺票價:50 80 100 150 200 300 580 元 |
|
|
|
|
|
|
|